臺北文學.閱影展希望展現如滾石般的自由精神,讓文學電影的版圖更遼闊,藉由影展的致敬與呼應,深入探索文學電影的多樣面貌。除了規劃焦點人物巴布狄倫、三島由紀夫專題,也精心挑選多部大師經典與當代名作,當歌手如詩人、導演如作者,攝影機一如鋼筆,帶領觀眾照見了電影與文學加乘的無限可能。文學的動人,不是靜靜的閱讀,而是隨文字書寫,走入作者思想深境,走進自我的靈魂深處;文學.閱影展的精彩,不只是文學與電影的改編或轉換,而是隨著影像的閱讀,望進時代的精神底蘊,在叛逆與限制中,找到真正的自由。   【開幕片】《他叫簡單,他是我兄弟》 My Brother Simple 馬庫斯高勒Markus Goller│Germany│2017 ★2018年德國「巴伐利亞電影獎」最佳男主角獎 班恩(Ben)與弟弟甘丹(Simple)自小在母親照顧下,一同玩耍、一起長大,不僅擁有濃厚的情感,更是彼此最好的玩伴。兩人相處就跟其他兄弟並沒兩樣,唯一不同的是,今年22歲的哥哥簡單,心智年齡仍停留在3歲。但無論人生遇到什麼困難,兩兄弟永遠互相扶持、形影不離。然而,這一切卻都在母親意外過世後,開始變了調⋯。母親過世後,甘丹沒了監護人,必須被送到寄養家庭。班恩不忍心讓弟弟離開身邊,於是不顧法律規定,毅然帶著他逃離原本住的城市。他們在荒郊野外度過了一個瘋狂夜晚後,班恩發現:要跟弟弟甘丹生活在一起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去尋找他們15年未曾見面的親生父親,兩人於是展開一場可能改變他們人生的旅程…。   【特別放映】《3260》 3260 周語莊ZHOU, Yu-Zhuang│Taiwan│2017 陽臺上的沙漠玫瑰正在呼吸,病床上昏迷的老人戴著氧氣罩呼吸,他就像「失眠的人」把自己忘在思念和回憶裡了,想要抓住時間,時間卻喚不醒他。悲傷的人沉沉睡去,卻一直清醒在已逝的過去裡。老人總是閉著眼睛,長期失眠,只好讓自己與那些輪迴的日夜無關。這天,他的呼吸次數達到上限,依照規定將被銷毀。老人想起好久好久以前,在頂樓遇見了同樣睡不著的小女生;她有一盆從不開花的沙漠玫瑰,他對她說當她不傷心的時候花就會開了。   【焦點影人:巴布狄倫】 《別回頭》 Don't Look Back(4K修復版) D.A.潘尼貝克 D.A. Pennebaker│USA│1967 ★1998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指定典藏 「我只是個彈吉他的⋯⋯」 ——巴布狄倫 1965年春,23歲的巴布狄倫年輕氣盛、風頭正健,帶著他的吉他與口琴登陸英倫,展開為期數週的巡演。從機場大廳到旅館房間、從演出後臺到記者會場,這位吟遊詩人以一慣的自在和沈著面對無邊無盡的採訪對談、千篇一律的庸俗提問和蜂擁尾隨的瘋狂粉絲。然而,只有在舞臺上,一個又一個的民謠和絃和一句又一句的如詩唱詞之間,世界才終於安靜下來,聆聽他真正想帶給人們的訊息……。親身見證美國六零年代音樂盛景的導演D.A.潘尼貝克曾拍攝約翰藍儂、吉米漢醉克斯、大衛鮑伊、傑瑞李路易斯、查克貝瑞、流行尖端樂團(Depeche Mode)等不計其數的樂壇天王、天團紀錄片,以黑白底片近距離跟拍巴布狄倫的《別回頭》更是奠定他藝術地位的代表作品。   《搖滾啟示錄》 I'm Not There 陶德海恩斯Todd Haynes│USA/ Germany│2007 ★2008金球獎最佳女配角 ★2008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 ★2007威尼斯影展評審團特別獎、最佳女主角 巴布狄倫,美國民謠、藍調音樂傳奇?民權、反戰運動精神指標?普立茲獎、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可以是任何人,卻也誰都不是。中西荒原、紐約街頭、鄉野村鎮、無盡公路,他可以在任何地方,卻也哪都不在。時代不斷更迭,他不羈卻堅毅的形象飄蕩風中,如同一塊永不止息的滾石。   《最後的華爾滋》 The Last Waltz 馬丁史科西斯 Martin Scorsese│USA│1978 1976年,傳奇樂團The Band於舊金山舉辦告別演唱會,巴布狄倫、艾力克萊普頓、尼爾楊、林歌史達等數十位搖滾巨星均到場同臺飆歌,歌聲不絕、記憶不斷,這場搖滾音樂史上難得一見的華麗盛事,也成為一場對音樂、人性的最高禮讚。1967年以獨立藝人崛起的The Band,僅僅出了兩張專輯〈Music From Big Pink〉、〈The Band〉,就被視為當代最重要的搖滾樂團,甚至足以和披頭四、滾石相提並論。就連艾力克萊普頓在聽了他們的同名專輯之後,也公開表示這是足以改變聽眾生命的音樂。而他們於1965-66年間與巴布狄倫一起完成的巡迴之旅,更是徹底翻轉了當代流行音樂的定義。   【焦點影人:三島由紀夫】 《炎上》 Conflagration 市川崑Kon Ichikawa│Japan│1958 ★1959電影旬報年度十大佳片第4名、最佳男主角 ★1959藍絲帶獎最佳男主角、男配角、攝影 ★2009電影旬報日本200大電影遺產 「只要想著驟閣寺,就能忘卻凡塵的汙穢。」 昭和十九年,患有口吃的少年溝口吾市隻身來到京都驟閣寺,投靠父親生前好友田山住持,成為寺內的實習僧侶,不久,令其厭惡的母親也尾隨而至。因身體缺陷飽受歧視,生性孤僻的溝口謹記著父親對驟閣寺的鍾愛,將精神寄託於驟閣寺的崇高神聖。然而,戰後世道的傾頹,逐漸增加的庸俗觀光客,進犯了驟閣寺的美與純粹,母親的不潔、住持的虛偽、侍僧的排擠和友人的嘲弄,一再顯露溝口難以忍受的粗鄙,為了保全驟閣寺的聖潔,溝口決心與之一同化為灰燼。   《愛的飢渴》 Thirst for Love 蔵原惟繕Koreyoshi Kurahara│Japan│1966 ★1967電影旬報年度十大佳片第7名 丈夫驟逝後,年少守寡的悅子寄居在公公彌吉的農莊別墅,成了自己公公的情婦,和彌吉口中的寄生蟲子孫,同在一個屋簷下飽食終日,卻也形同枯槁。人前,她是彌吉庇蔭下的得寵妃子,即使彌吉都得討好她三分;人後,她的心扉臣服於年輕力壯的園丁三郎,三郎黝黑、煥發青春的肉體,一再撩撥悅子趨於乾涸的情慾。悅子一面維持著女主人的姿態,一面妒恨與三郎關係曖昧的女僕,當佔有的執念逐漸淹沒壓抑的矜持,毀滅是唯一的出路。   《肉體學校》 The School of Flesh 班諾賈克Benoît Jacquot│France│1998 ★1998坎城影展競賽單元 ★1999法國凱撒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酒酣耳熱間不經意的四目交會,引來了一場飛蛾撲火的情慾交纏。她,步入中年、衣食無缺,穿梭於光鮮亮麗的時尚舞臺,一個人過著優雅自在的離婚生活;他,年輕貌美、出身貧寒,白天揮汗打拳,晚上顧著人聲喧鬧的吧檯,時而為願意掏錢的恩客獻上一夜的肉體歡娛,無論物件是男是女。她和他彷彿來自兩個天差地遠的迥異世界,然而當他搬進她的家,穿上她打點好的俐落西裝、吃著她精心烹煮的美食,成了她豢養的情人,他也就此住進她的心底,再也揮之不去。   三島由紀夫:人間四幕Mishima: A Life in Four Chapters 保羅許瑞德Paul Schrader│Japan│1985 ★坎城影展最佳藝術貢獻獎 本片以三島由紀夫1970年的自決日為主線,用四個章節鋪展三島的生平:對真理和女性的看法、藝術觀點、軍事方面的活動、劍和筆的統一。導演鑲嵌回溯三島的人生,以奇觀的視覺效果、迷幻的佈景設計,華麗展現三島的經典精髓,深入探索他的心靈與夢靨,重現這位三度入圍諾貝爾文學獎的傳奇作家熾烈一生,帶領觀眾步入三島的繽紛之作與戲劇性人生。   《美麗之星》 A Beautiful Star 吉田大八Daihachi Yoshida│Japan│2017 天氣預報總是失準的氣象主播老爸大杉重一郎、充滿野心的打工族兒子一雄、擁有美麗外貌的厭世女大學生女兒曉子、覺得做家庭主婦很無聊的老媽伊餘子。這個乍看平凡的大杉一家人,某日突然覺醒,認為自己是火星人、水星人、金星人、地球人。從這天起,他們看見了不一樣的世界,他們並以「拯救美麗的地球」為使命,在社會上引發不小騷動。究竟他們為何要覺醒?而他們真的是外星人嗎?   【閱讀電影的靈光】 《一九八四》 1984 麥可雷德福Michael Radford│UK│1984 時間:1984年,地點:倫敦。當時世界被劃分為三個國家:大洋國、歐亞國與東亞國。大洋國在英國社會主義一黨獨大,政治強人「老大哥」的統治之下,持續與其他兩國交替打著從未結束的戰爭。黨的最高指導原則:戰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無知即力量,在這樣的極權世界裡,個人主義不容存在,不同於黨的信念都是思想犯罪,而思想犯罪將導致死亡。個人主義的滅絕代表「自由」、「隱私」、「私有」的概念同步消失,人人強制暴露在到處是雙向「電幕」的環境中,電幕是黨的監視攝影機,只要黨喜歡,隨時可以監看任何人的行動……。   《搖滾少女聖貞德》 Jeannette: The Childhood of Joan of Arc 布魯諾杜蒙Bruno Dumont│France│2017 ★2017坎城影展導演雙週 ★2017法國路易德呂克獎最佳影片提名 ★2017國際影迷協會最佳影片獎 1425年,法國北部,英法百年戰爭正如火如荼。時年僅八歲的貞德雖然身軀嬌小卻性格卻剛烈,不安於寧靜平和的牧羊生活、不忍坐視英軍對法蘭西人民及土地的踐踏,他暗自下定決心踏上對抗暴政、收復家園的征途。然而,他的宗教信仰、出身背景和傳統倫理卻以各種形象現身,帶來一道又一道哲學詰問與現實難題,反覆地挑戰著他的心志與信念……。   《布拉格的春天》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菲利普考夫曼Philip Kaufman│USA│1988 鐵幕之下的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年輕的醫生託馬斯享受著輕鬆隨意,只要性不要愛的自由人生,他最鍾意的床伴,是最瞭解他的莎賓娜,一個痛恨媚俗而反骨的畫家。然而在託馬斯某次的出差之中,巧遇了純情專一的特麗莎,在特麗莎遠離家鄉投靠託馬斯後,竟使託馬斯自然地從此與她共享同一屋簷並締結終身,然而託馬斯的情慾並未因此而被束縛,仍在女人的床第之間流連,他對性愛的分離及隨意態度讓特麗莎痛苦不已,因此尋求攝影工作作為出口,莎賓娜則應託馬斯的要求幫助她開始了攝影生涯。在一切漸漸取得平衡之際,布拉格之春爆發,蘇聯大舉武裝鎮壓捷克方興未艾的政治民主化運動,從此改變了他們的人生道路,是做為難民流浪異鄉或是堅守祖國面臨向蘇聯低頭或受其監控壓迫的抉擇?家國之變揉合個人情感的複雜情緒,讓他們各自朝向不同的道路,也轉變了他們之間的關係……。   《幻影枕邊書》 The Inner Life of Martin Frost 保羅奧斯特PaulAuster│USA│2007 ★2007 聖薩巴斯提安國際影展 ★2007 聖保羅國際影展 ★2007 紐約影展 知名小說家馬汀佛洛斯特借居朋友的鄉間小屋以尋求靈感,豈料某個早晨醒來時卻遇見了一名年輕女子躺在他的床邊,聲稱是屋主外甥女的神祕女子堅持與他一同生活,兩人在錯綜迷離的環境下相互生活,原先惱怒的馬汀卻在朝夕相處下,對這名神祕女子產生了情愫。   《性.別絮語》 The Eternal Feminine 娜妲莉雅・貝莉絲坦Natalia Beristain|Mexico|2017 在一場文學著作發表會上,一位女性坐在臺前,朗讀著書籍裡的字句,抬頭望見門口走進的男士,四目相望,勾起無限回憶。她是Rosario Castellano,上世紀墨西哥文壇最重要的詩人、作家,身為一位女性,長久以來致力為女性的權益、受父權社會壓迫的群體而發聲。在 1950 年代初期,當時還是位文藝少女的她遇上了年輕帥氣的知識青年 Ricardo Guerra,兩人步入婚姻有了共同的孩子,他成為哲學教授,而她則成為一位母親、妻子與作家—這社會要求女性必須無條件地扮演好前兩個角色,才有餘地思考其餘的事情。嗒嗒的打字機聲響,成為原本相愛的兩人最深刻的折磨,她如何在懷抱著文學創作夢與社會大眾對女性角色的期待之間取得平衡?   《邊境少年殘酷紀事》 Daha 歐努薩拉克Onur Saylak│Turkey|2017 ★2017卡羅維瓦利影展 Karlovy Vary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Gaza 是一位天性順從喜歡閱讀的十四歲男孩,與父親一同生活在可眺望愛琴海的土耳其,幫助父親的走私人口事業。每隔一段時間,貨車便載來一批批等待販運、即將送往歐洲的難民,一大群男女老幼被鎖在車庫的地窖裡,不見天日,過著如囚犯一般的生活,他們被視為物件,輕易地讓人糟蹋,只為滿足「擁有者」的慾望。殘酷的現實,看在 Gaza 眼裡,親眼目睹人為了錢、為了生存而不惜做出傷害他人的事,「人生中只有兩件事情能信任,一是錢,二就是我。」父親嚴厲地告誡 Gaza,不准他繼續上學,若不聽話便毒打一頓;被剝奪夢想、限制自由的他,正如同深陷地窖、社會結構底層之中的難民們,被捲入深淵之中,越陷越深。   《流星安魂曲》 Meteors 古坎凱爾特克Gürcan Keltek│Netherlands、Turkey|2017  ★2017 盧卡諾影展 ★2018 香港電影節 土耳其東南方的賓格爾(Bingöl)荒山,狩獵的季節正展開,山羊們自古以來被視為安那託利亞地區的聖獸,他們是那被人們遺忘之神祇的耳目。巨大的星體掛在天空中,緩緩地被吞噬。土耳其武裝部隊在其國土東南方持續發動攻勢,意圖將庫德工人黨驅離國境,宵禁降臨此區長達數月。點點亮光從家戶的窗戶透出,那是人的居所,聲稱除亂的砲火無情地落下,帶來更多死傷,原本平靜富庶的街頭騷動四起,憤怒的人群翻倒圍籬拒馬,警笛與爆炸聲不絕,噩夜籠罩城市,黑白、晃動、粗粒子的影像,突顯出戰火帶來的危險與恐懼。孩子們張著大眼述說著他所理解的一切,在他這樣的年紀,尚未體會死亡與戰爭的意義,便已經身在其中。
相關